釋衍傑
佛陀未出家前,身為悉達多太子之時,一次出外遊城,眼見「老、病、死」帶給人們種種身心的痛苦,他毅然割愛辭親出家,走上尋求宇宙人生真理的道路,希望為苦難眾生找到離苦得樂的方法。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多個敍述佛陀在過去生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的典故,以及弟子如舍利弗尊者挖眼救人等種種事蹟。
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希望透過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安慰與快樂,幫助眾生遠離痛苦。捐贈大體給醫生和醫學生們做醫學訓練與研究,可以令醫療技術得以發展與改善,令更多人有機會接受更好更高品質的醫療照顧。因此,可以說每位捐贈遺體的大體老師都具有無量的慈愛心、悲憫心、隨喜心及無我大捨心,體現出佛教「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精神。
由於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要全屍」等等東方傳統觀念的影响,很多中國人對大體捐贈望而卻步。「人身難得今已得」。身為佛教徒,我們珍惜自己的身體,視生命為無價之寶,但同時亦明白身體只是由地水火風等各種物質元素聚合而成,如「肋骨皮肉」為地、「血液水份」為水、「冷暖溫度」為火、「呼吸氣流」為風 。在生命的過程中,各種物質不停的變化,令我們經驗及明白宇宙世界的真相,包括老、病、死,都是因循著這個自然法則。死亡只是物質世界的敗壞及消散。人火化後身體變成一堆灰燼,毫無用處。捐贈大體是一種無私的奉獻, 令遺體也能發揮及延伸它的用處。透過大體老師無言的教導,不只是向醫學生示現人體的結構與奧妙,更有可能啟發他們對生死進行重新的思考,並學習培養感恩心與慈悲心。
世間萬物皆依緣而生,相互依存,因此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我們的身體亦不例外。當死亡來臨,捐贈者坦然面對與接受,放下對這個曾經屬於自己的身體的執著,並以此作最後的「布施」,踐行佛教「慈悲喜捨」之菩薩道精神,亦充分顯示出佛教慈悲利生的本懷。
-
如欲轉載文章作非商業用途者,請聯絡我們:hkubdp@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