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琳
三年級醫學生(二〇一八班)
我十分期待解剖實驗課,主因是我相信解剖過程能鞏固我對於解剖學的認識,另一個原因是,我很嚮往能夠像一個真正的外科醫生那樣專業地運用手術刀。在解剖之前,我以為只要勤加溫習學習筆記,確實跟隨《Grant’s人體解剖指引》裡的說明,便能輕易辨識大體內的結構。我非常珍惜每次的解剖實驗課,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從大體老師身上學習的機會。
在解剖實驗課中,我們不僅透過雙眼觀察,更能透過雙手感受人體,例如透過實際解剖,我更認識「心包橫竇」的結構,因為只有真實的人體才能展現此手術界標的立體結構和它與周圍其他結構的立體關係。這一切的發現已經超出我本來對解剖實驗課的期待,解剖過程所教我的知識,是課本或電腦圖像所不能比擬的!
此外,我也意外發現,某些結構與我原本的想像有所出入,例如「心室壁」上的「心肉柱」竟如藝術品般美麗,而神經線也比我想像中更精緻細膩,因此小組解剖「縱隔」時,我們特別小心謹慎,以免破壞了「膈神經」。透過實作,我學到解剖不只是機械性地跟隨《Grant’s人體解剖指引》上的步驟,而是欣賞與理解不同人體系統中,眾多器官的相對位置與三維關係,並思考如何達到解剖實驗課的學習目標。解剖,絕不只是單調地根據清單找出大體內的結構。
當我們在自己的大體老師身上遍尋不著某些結構時,就需要觀察其他小組的狀況。從大體老師們身上,我能觀察到人體結構的各種差異,例如他們的肝和肺的顏色、大小、形狀,都會有細微的差別。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找不到某些結構,但這也是學習的契機,比如某次我們遍尋不著「精索」,卻意外地發現了「直接型腹股溝疝氣」!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以前我以為解剖過程只關乎自己的解剖技巧,所以一心只想快點拿起解剖刀,劃過層層肌肉,取出器官,但是我在某刻突然體悟到,如果小組每個人都同時在大體上動刀,大家能學習到的相當有限。其實解剖時,不僅操刀者有所收穫,旁觀者亦能受惠。藉由告訴同學解剖步驟,幫助拉開正在被解剖的筋膜,或主動發問,人人都能夠有所收穫,幫助彼此長進。由於我試著以提升整體學習過程為目標,所以反而在解剖課時更融入其中。
對於大體,我始終保持著最為恭敬的心。隨著解剖不斷進展,大體老師體內的器官也逐一被取出,雖然於心不忍,但我知道這無可避免。為了維持大體老師應得的尊嚴,每次我總會確保體壁已經妥善閉合,才把包著大體老師的袋的拉鏈拉上。此外,我也致力精進醫術,以向大體老師表達由衷的感恩。
原文刊於《大體大得──遺體捐贈感思文集》,香港麥穗出版,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