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細胞信號及綜合生物學」研究組召集人
大體解剖學是每位醫學生於臨床前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學科之一。透過人體解剖,學生得以了解各器官之間的關係、神經和血管的分布、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以及許多相關的解剖知識,對於日後的臨床實踐中,至關重要。解剖一具真實的人體於學習人體結構的價值,不容小覤。雖然塑膠模型與電腦軟體鼠作出來的3D人體解剖圖像,能幫助學生對於大體解剖學取得概念性的理解,但是卻無法取代實際解剖學的經驗。因此一直以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十分強調,要讓醫藥護理學科的學生,透過實際接觸大體來學習大體解剖學。
醫學院接受大體捐贈由來已久。一九一三年,解剖學館成立,距今已經超過百年。一九七四年,當時的解剖學系收到的第一個大體捐贈是一位居於香港的英國男士。他被診斷出支氣管癌,同年八月,他提筆寫信給解剖學系,表達希望捐贈大體作為教學之用,並於信中附上親屬同意捐贈書等法律文件。這位男士於九月過世。當時,解剖學系並未積極鼓勵大體捐贈,大體解剖學的主要大體來源是各醫院無人領取的遺體。當時醫學生的人數少,所以那些遺體數量尚堪使用。
我於一九九三年成為解剖學系的一員,當時系上幾乎沒有收到任何遺體捐贈。時至今日,不僅醫學生的人數是當年的兩倍,無人認領的遺體數量也變得較少,這可能是因為香港社經狀況改善的緣故。然而正因如此,醫學院大體解剖學的教學,出現了遺體不足的情況。此外,專業外科研培訓、臨床訓練、創新外科手術研究等領域,又需求更多的遺體。但是由於遺體不足,這些學術活動一度被迫完全中斷。時任解剖學系系主任的蘇國輝教授,率先推出遺體捐贈計劃,就由陳立基醫生帶領。
身為醫學院的一員,我見證了遺體捐贈計劃的推展與成長,並觀察到大眾對於遺體捐贈的逐步了解。我們的師生都學到了尊生敬死的寶貴經驗。每年解剖課開始之前,都會進行一場致敬儀式,希望能夠激發學生反思死亡、疾病、生命的意義,對於未來必須照顧病患的醫學生而言,這種反思極其必要。
我們希望學生在大體老師身上不只學習到解剖學的知識,還能學會對病人的尊重──大體老師就是醫學生的第一位病人。我們也希望學生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決定將自己的身體夜給他們解剖,讓他們能夠精進醫術,成為優秀的醫生,將來去幫助更多病人。我們也希望學生知道,這些無私的人們願意捐軀促進醫學教育與研究,造福他人,因此我們敬稱他們為「大體老師」。
解剖學科曾經派員參訪其他教育機構,觀摩他們如何組織與管理遺體捐贈計劃,並從中獲益良多。當然,各地不同的文化會影響遺體捐贈的作法,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是無私捐贈者的博愛。大體捐贈者展現出人性的光明面,深深感動每個人的心。我們對於他們無私的行為,只有無比的尊敬。「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的真正意義,並不只是停留在取得醫學教育與研究用的遺體,而是有更深一層的作用,就是激勵了學生和大眾反思生死的本質。對於我們大部分的醫學生,解剖課都是他們首次接觸離世的人。能夠見證學生透過解剖經驗而獲得的轉變,我感到非常欣慰。不少學生深刻感受到﹕病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責任。他們開始從自己第一個病人的觀點看世界,感受世界。這些體悟對於醫學教育而言,至關重要。
我誠摯地感謝每位大體老師的高尚而慷慨的舉措,他們的奉獻與分享精神展現出人性互相關愛的真意。我希望透過學生的反思文章,讀者們能否稍微感受到學生在這學習經驗中的轉變。我要感謝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如此大力支持本計劃,並要向促進本計劃成功的每位教職員與學生,致上最深的謝意。
原文刊於《大體大得──遺體捐贈感思文集》,香港麥穗出版,2015年。